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400-016-1586

在线咨询
8:00-22:00


35岁到40岁的精英最易遭遇

会遭遇职场天花板的那类人群,工作经验很丰富,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可,职位和薪酬在待遇上也有了一定的回报。固守现状并非绝对不能接受,但如果有较严格的自我要求,或者有较激进的职业理想,想要更进一步,获得更大的事业发展却也具有相当的难度。

虽然说职场上的每一个层级都会遇到晋升的壁垒——三个前台小妹,也只有一个能升成秘书文员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越往高层发展,人群的组成就越趋向于精英化,能发挥的空间相对越小,竞争的压力也就更大。

很多时候,中层以上的职位提升,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,还取决于各种方方面面的机会和关系。而大多数行政构架都是金字塔式的,能够得到提升机会的永远是少数人。



因此,最容易遭遇玻璃天花板的人群当属35岁到40岁,在公司担任总经理、总监这类职位的人群。这个年龄的人,生活基本都安定下来了,如果再重新找一个机会的话,机会成本特别大,所以对于选择就会感到犹豫。


35岁何去何从?有几个诚恳建议


第一: 尽可能让自己有个拔尖技能

哪怕这个技能再小,就算其它方面你很平庸,你也有个保护自己的看家本领。

第二: 逼着自己往管理岗走

如果一直在基层,那你就始终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,在军队里一个士兵不想退役,就只能逼着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军衔,企业也是如此。

管理的本质是调用一切资源来实现整体目标,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。换句话说,到了35岁作为单兵你没法跟年轻人比,但是你可以把年轻人都变成你的兵。

很多人本有机会往管理岗发展,但年轻时爱自由,爱特立独行,爱独来独往,不愿意做管理,自己放弃了,35岁就后悔了。

职场中,一定要记住一句话:位置比能力重要。

最好的方式就是,职场前几年,拼命给自己培养一个特长,然后顺势让自己往管理岗上走。

其实这有点让自己从“劳动力”变为“资本”的转变,如果你不能成为“资本”,你就永远是“卖命的一方”。

年轻时努力积累资源、人脉、经验,择机走上管理道路,让自己成为“资本”。

第三: 多做有积累性的事

你搬砖一年,第二年、第三年搬砖还是一样的。

你写作一年,第二年、第三年写作就会翻倍收获。

前者是典型的,没有积累性的事,做一次收益一次,后者是典型的有积累性的事,每次做都会在值钱的基础上进步。

职场上很多职业,“越老越吃香”,因为他们的成长曲线接近a>1的指数函数,初始阶段很难看到成果,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,技能越来越强。

这类职业的成长天花板极高,甚至可能没有。

这种工作就是积累型的,你过去的每一步都在为后面更顺利做准备。你在这个领域做的越久,只要你不放弃就会越来越值钱。

当然,不可能每个人都做这一类工作,但积累性这件事,不仅用来评判“职业岗位”,还要用来评判任何岗位中的很多事情。

不管你做什么岗位,你都可以不断的思考,我目前的工作内容中,哪些事是有积累性的,哪些没有,然后你尽量让没有积累性的事逐渐变少,多留下一些积累。

第四: 尽量走在时代前沿领域

什么是时代前沿领域?

直播,短视频,人工智能,区块链,5G....这些都是前沿领域,进入这些领域,你被淘汰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,做出一番成就的概率会大大提高。